無奈安樂死|44歲媽媽末期癌症痛極赴瑞士求死 小女兒不捨但懂事一句極催淚!

無奈安樂死|44歲媽媽末期癌症痛極赴瑞士求死 小女兒不捨但懂事一句極催淚!

富士電視台推出的The Nonfiction系列紀錄片,記錄了一個日本家庭如何面對44歲媽媽不堪末期癌症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故事。她跟不接納安樂死的人們說:「對我說三道四的人們啊,如果可以,請你們治好我的病!求生無門,才無奈求死······」只時,真由美聊天途中向女兒道歉「對不起呢 我生病了」 ,而小女兒回覆道「那並不是媽媽的錯」,令觀眾們無奈不已。

迎接死亡一刻

一開始她亦不想選擇安樂死,但可惜不論是嘗試新的治療方法抑或是轉院,身體狀況一直沒有好轉。只是在確診癌症幾個月後,癌細胞就瞬速擴散到其他器官,4個月後,癌細胞轉移至陰道;1年半後,向胰臟轉移;去年2月蔓延到肺部,並在10月進攻頭皮和顱內。隨時席捲而來的病痛侵蝕真由美,原本明朗幹練的職場女強人,被癌症緊緊綁住。

「痛到無法入眠,頭上是數不清的轉移性腫瘤···實在是太痛了···今天真的無法忍受、第一次痛到砸牆。」

病痛也許還可以撐過去,但比病痛更可怕的,是無限循環的希望落空。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療·······嘗試各種方式迎戰癌症,皆以失敗告終。就這樣苟且活下去嗎?就這樣無止盡地消耗醫療費、直到以破敗不堪的樣子離世嗎?就這樣看不到意義地堅持嗎?

於是,真由美開始考慮安樂死。「無論怎樣都無法治癒了,我最後的願望,就是可以安詳地死去,僅此而已了。對我說三道四的人們啊,如果可以,請你們治好我的病!求生無門,才無奈求死······」


「第一次聽到她說想要安樂死的時候,真的很驚愕,」 丈夫說,「但她一向是說一不二的性格,做這個決定時的意志也非常強烈。雖然一開始我真的無法接受,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和適應,我也逐漸可以理解了」。

兩個女兒在知情後,反應並不相同。大女兒很尊敬真由美的決定,在她的眼中,媽媽是堅強、獨立的女性,是自己長大後想要成為的那種人;而上小學六年級的小女兒,則始終難以完全接受。

不過,小女兒無法接受媽媽要安樂死的消息,女兒透過Line小心詢問「媽媽要安樂死了嗎?」、「再遲一點不可以嗎?」,但真由美回答「想給你們留下較好的一面」、「再遲下去可能就去不了瑞士了」。雖然小女兒此時尚未能夠接受媽媽的決定,但母女的對彼此的愛仍然感人肺腑。

在機場她和兩個女兒做告別。當誠提醒「還有12分鐘登機」時,母女三人相對無言。她們稍顯呆滯地面對面站著,鏡頭中,有偶爾輕描淡寫卻生硬的玩笑聊天,剩餘的,盡是沉默。



永別了媽媽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若有什麼還讓真由美感到遺憾後悔的,大概就是自己再也無法陪伴女兒們了。「我很高興女兒們支持我的決定,可我就要死了,想到再也無法回應這份支持就感到很不甘和後悔。」

真由美手握著死亡的開關,在丈夫和女兒們的面前,流著淚、笑著說:「再見」。

「媽媽,我們最喜歡你了。」
「老婆,能遇見你真好。」「媽媽,再見。」

在家人的守望中,真由美漸漸失去了知覺。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