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謎題】痔瘡迷思大解開:醫師破解10大常見誤區 #至識健康

【健康謎題】痔瘡迷思大解開:醫師破解10大常見誤區 #至識健康

根據《健康網》採訪,陳威智醫師指出,痔瘡並非由於某種特定食物或行為直接引起,而是因為正常組織經常性地充血、流血、疼痛、裂損或潰瘍,若長時間未得到改善,就可能形成病態的痔瘡組織。痔瘡根據發生部位可以分為內痔、外痔以及混合痔三種。
內痔的分級

  • 第一級:排便後衛生紙上出現少量出血,可能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
  • 第二級:排便時痔瘡會掉出肛門外,便後自動縮回。
  • 第三級:痔瘡體積較大,排便後需手推回肛門。
  •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掉出肛門外,無法手推回。

外痔的分類

  • 血栓性外痔:血管破裂導致劇烈疼痛。
  • 結締組織性外痔:反覆發炎導致皮膚鬆弛與組織增生。
迷思一:只有成人會得痔瘡。真相:小孩也會有痔瘡,最小的患者年齡甚至只有3歲。
迷思二:吃辣一定會長痔瘡。真相:嗜辣者痔瘡發生的機率較高,但並非絕對。
迷思三:無痛無癢就代表沒痔瘡。真相:即使沒有症狀,也可能存在所謂的0期痔瘡。
迷思四:大便帶血就是痔瘡。真相:出血可能是痔瘡,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如大腸癌的徵兆。
迷思五:腹瀉與痔瘡無關。真相:腹瀉可能會誘發痔瘡。
迷思六:坐浴越勤越好。真相:適量坐浴有助於緩解不適,過度則無益。
迷思七:痔瘡手術後永不復發。真相:手術後若不改變生活習慣,仍有復發可能。
迷思八:哺乳期不能動痔瘡手術。真相:可以進行手術,會選用安全的藥物。
迷思九:綁橡皮筋治療比手術好。真相:橡皮筋治療雖快速,但不全面,容易復發。
迷思十:手術時間越短越好。真相:手術質量比速度重要,應在適當時間內完成。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