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拆解六個飲水迷思 飲茶可以代替飲水?

多喝水!拆解六個飲水迷思 飲茶可以代替飲水?

常聽說「多喝水」,每天飲用八杯水能身體健康。坊間流傳多種飲水功效,到底哪一種才是真正有效呢?一起拆解六個飲水迷思。

飲水可以減肥?

有傳日飲3000c.c可以瘦身。事實上,人每天只需飲用體重x30來計算,約1500-2000c.c左右便足夠。同時,也有網民勸喻每天3000c.c水量,有可能引致水中毒,即短時間內大量吸收水份,導致稀釋性低血鈉症!所以絕對不建議把3000c.c作為每天飲用的目標。

早上先喝水

睡覺時水份會不自覺地流失?因此,早上起床後應該飲一杯水,來補充失去的水份。事實上,睡覺時身體會保留其他營養,更容易把水份吸收及保存。故此,起床後飲用牛奶或果汁,更能夠讓身體吸收更多水份和營養。

飯前一杯水

飯前飲水可飽腹,令食飯時減低吃太多的衝動?這說法是有效的,此舉可減低進食量,有助減低身體負擔,更可以增加代謝。

飲茶代替飲水

好多不愛飲水的朋友,會選擇飲茶來補充「水份」。茶本身有咖啡因、茶鹼等,有利尿作用,喝完會去得比較多次廁所,但原來這個習慣,會容易令排出比攝取的水份多,反而令身體較易出現缺水情況。

梳打水代替飲水

除了飲茶,梳打水或者氣泡水,也是很多人用來代替飲水的飲品。梳打水由高壓空氣或者二氧化碳注入水中而製,屬於弱酸性飲品,如果有敏感牙齒的話,飲得多會感到牙肉酸軟,加上二氧化碳會在胃中釋放,增加胃的氣體積聚,容易引起胃脹、胃酸倒流等問題。

七天不飲水會死?

七天不飲水,人會失去氣力,會令身體機能衰退,但期間有進食的話,原來也未至於會死去。因為不少食物中都含有水份,例如蕃茄、青瓜、蘋果等蔬果,就連肉類都含有水份,除非係斷水斷糧,否則不會有生命危險。雖然食物中含有水份,但都記緊要飲水,因為不飲水隨時會有膽石問題,影響身體健康。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