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5日),發表在《自然-化學》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能調節腸道微生物組和治療腸炎。
科研團隊受土壤組分啟發,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構建由蒙脫土(天然土壤成分,俗稱「觀音土」)、澱粉顆粒和液態金屬三種組分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具有調控微生物功能的特質。這一具有響應性和調節性功能的新材料,不僅能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學品的效率,還能夠調節腸道菌群失調,恢覆腸道微生態,在生物制造和生物醫藥領域有著應用潛力。
該成果由芝加哥大學完成,田博之教授為文章通訊作者,林藝良為文章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翔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腸道微生物發生紊亂的小鼠模型,小鼠吃掉研究團隊開發的土壤仿生材料後,發現其紊亂的腸道微生物菌群有所恢覆,並重新建立生態模型;另外發現該材料還可以用於治療葡聚糖硫酸鈉誘導形成急性的腸炎。通過土壤仿生材料對小鼠模型治療實驗,證實對腸道微生物群的調節功能和治療腸炎,說明「吃土」可以治療腸道疾病。
「我們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兩個應用領域,一個是促進微生物的生長並提高微生物合成生物基化學品的效率,另一個調節腸道微生態,從而達到治療腸道疾病的效果。」高翔說。
登入後即可查看我的收藏
登入後即可查看瀏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