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利茲的28歲女子Sophie Casey,與男友George Burril育有1歲兒子Henry。她早前出現嚴重腹脹,使她看起來像是「懷孕9個月」。9月她向全科醫生求診,獲告知徵狀可能是由食物污染引致的常見腸胃感染。然而她回家後徵狀並沒有消失,她便到當地急症室求醫,醫生讓她服用抗生素,但效果不佳,甚至導致她嘔吐,她只好再次回醫院求診,結果發現患有癌症。
「我的徵狀可能是我的月經,人們可能不會太在意,但你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周期。他們進行一系列測試和掃描,他們說發現了一個腫塊。」
確診末期卵巢癌
經過進一步檢查,Sophie在10月被診斷出患有末期卵巢癌,癌細胞已擴散全身,「他們告訴我這是屬於末期,可以治療,但無法治癒。我需要接受3輪化療,他們會看看化療反應如何,才能確定我的預期壽命。」
Sophie在10月被診斷出患有末期卵巢癌。(網上圖片)
化療將於12月底結束,在化療完結前,Sophie已從胃中排出16公升液體。腫塊也壓迫腸道,意味她有腸阻塞的風險,未來她可能需要安裝一個造口袋,因卵巢腫瘤對其腸道造成損害。
Sophie和男友現正籌集資金,同時希望提高外界對癌症的關注。她敦促女性要留意月經周期的變化,以及任何可能是「日常問題」的徵狀,不要忽視那些常被誤認為是月經前兆的致命卵巢癌信號,「不要因為醫生說你年輕就被打發走,我的醫生對我說,『這在你們這個年齡的女性中不常見』,我說『‘這就是問題所在,這就是我想要改變的』。」
Sophie在10月被診斷出患有末期卵巢癌。(網上圖片)
症狀模糊常被誤診
卵巢癌是英國第6大常見癌症,每天在英國約有11名女性死於卵巢癌,平均每年有4,000名女性死於卵巢癌。有數據顯示,每年在美國死於卵巢癌的女性是英國的3倍。
由於症狀模糊,卵巢癌常被誤診為其他較不嚴重的問題,例如腸躁症。症狀包括消化不良、盆腔或腹部疼痛、食慾不振、便秘和更頻繁地需要排尿。
如卵巢癌在最早階段被發現,約93%被診斷的女性可以存活5年或更長時間;而在第四階段被診斷的女性中,這項比例僅為13%。
Sophie在10月被診斷出患有末期卵巢癌。(網上圖片)
Sophie被診斷為4B期卵巢癌,意味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臟或脾臟、腹部外的淋巴結或肺部等其他器官。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數據,約5分之1的卵巢癌女性在急症室被診斷出患癌,往往為時已晚,無法進行治療。儘管大多數病例是在75至79歲的女性中被診斷出來,但年輕人的病例亦正在上升。據癌症研究數字,自90年代初以來,25至49歲女性的發病率增加10%;24歲以下女性的發病率增加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