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怕致癌?2種食物助排毒 專家教7招安全染髮💇‍♀️

medium

至識健康

@getbettertoday

染髮怕致癌?2種食物助排毒 專家教7招安全染髮💇‍♀️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染髮劑歸為第3級致癌物,很多人都擔心染髮容易致癌。台灣有專家就指只要確保頭皮沒有傷口、不會過敏,且染完多飲水和多吃2種食物,可以幫助排毒。

台灣有「防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早前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上分享,染髮劑會挑選有廠牌、經檢驗認可的品牌,並戴上手套再染,並列出正確染髮的7大要點。


1. 48小時前做皮膚過敏測試

混合染髮劑的1、2劑,把少量塗在手腕、耳後等部位,觀察皮膚有否刺激、過敏反應。

2. 留意傷口

染髮時頭皮不能有傷口。

3. 染髮前2天不要洗頭

讓頭皮自然分泌油脂,有保護作用。

4. 染髮劑別挑太深色

應挑選比自然髮色淺一色號、低一個色階;顏色較深的染髮劑,含有重金屬的風險較高。

5. 染髮、電髮最好相隔20天以上

台灣食藥署曾表示,電髮是使用燙髮劑將毛鱗片打開使其改變結構;染髮是使用染髮劑達到氧化作用,令頭髮變色,不建議同時進行,建議最少相隔1周。

6. 補染代替全染

染髮不用整個頭染,補染近髮根處、新冒出的白髮部位就好,且要按染髮劑的使用說明書,例如說明書寫明染髮劑只要覆蓋15分鐘,15分鐘後一定要洗掉。

7. 確實沖洗乾淨

先用水沖,再用指腹去揉頭皮洗乾淨,切記不要用指甲抓,避免頭皮受傷,最後再用洗頭水洗乾淨。

譚敦慈表示,雖然染髮不一定會致癌,但仍不鼓勵「今天是黃色,明天是紅色,大後天是綠色」的染髮方式,並且要留意染髮間隔時間。台灣食藥署建議,染髮與染髮之間最好相隔3個月以上。譚敦慈亦提醒,染髮後可多飲水、多吃蔬果和高膳食纖維的燕麥或五穀雜糧等食材,幫助排毒。

6類人士不宜染髮

部分人染髮後會因皮膚受刺激產生不適症狀,台灣食藥署提醒,以下6類人士不宜染髮,或建議染髮前先諮詢專業醫生,確保安全。

  1. 曾因使用染髮劑引發過敏反應
  2. 經皮膚過敏試驗後有異常情形
  3. 頭、頸、臉部有腫脹受傷或皮膚疾病
  4. 頭皮或皮膚呈現過敏、發炎狀態
  5. 有其他身體情況,如患病後康復期間、經期、懷孕期間
  6. 頭皮本身有泛紅、搔癢等症狀

【延伸閱讀】

染髮劑成分導致女性暫時性視力喪失,警惕隱藏風險

秋冬一梳頭掉很多頭髮?😰與天氣乾燥有關嗎?如何對抗季節性脫髮👉🏻

驚頭髮越染越白? 「天然染」隨科技改良不傷頭皮又上色!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