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報稱收到由「#」號開頭的詐騙短訊,即由已獲認證的公司發出。通訊辦指不排除有人透過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送。
通訊辦指出,近日接獲查詢,有市民稱收到已認證公司發送文字訊息,但內文有可疑連結,擔心短訊登記人制度被騙徒冒用。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內地曾發生同類事件,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無線電通訊設備,設立假的發訊息基站,不但阻擋電訊商信號,更可發送自行編製的訊息。但需經過相關基站才會收到,估計影響範圍不大。
通訊辦已聯絡當事人,會與電訊商及警方進一步跟進。
何先生說:「很多時訊息我很少按,例如收到銀行訊息,可上銀行應用程式查證,如是真的正常銀行程式都有,訊息純粹是看一看,不會按進連結。有很多方法證實,例如提供的連結會否有奇怪的拼法、是否平日提供服務的訊息等。」
歐先生稱:「我覺得政府做得不夠,監管方面很多漏洞、破綻,讓他人做到(詐騙),已經有進步、改良了,現在比以前好了好多,但仍未夠好。」
港府早前推出措施以加強防止詐騙短訊,「已獲認證的發送人」會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予本地流動服務用戶。換言之,市民收到短訊時,就能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輕易識別所收短訊是否來自「已獲認證的發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