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生驚現6條寄生蟲?醫生警惕一定要留意的程序!#至識健康

食魚生驚現6條寄生蟲?醫生警惕一定要留意的程序!#至識健康

台灣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近日提醒公眾,食用新鮮現殺的刺身可能並非如大家所想的那般安全。他透過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揭示了食用未經適當處理的刺身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陳醫師在參加「醫師好辣」節目時談到,普遍存在一種誤解,即認為現殺的活魚製成的刺身最為新鮮美味。然而,這樣的食用方式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進而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據陳醫師分享,他的一位朋友曾經將新鮮釣起的紅魽魚製成刺身,結果不久就出現腹痛和排黑便的症狀。在醫院檢查後,發現其胃中有5至6條寄生蟲。這位朋友原本認為只要去除魚身邊的明顯寄生蟲部位,僅食用看似未受感染的部分就安全,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經過診斷,這些寄生蟲被確認為海獸胃線蟲,這種常見於魚體內的寄生蟲一旦被人體摄入,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和排黑便等症狀。幸運的是,該朋友在及時的醫療干預下已經康復。

陳醫師強調,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刺身在食用前必須經過適當的急速冷凍處理。這意味著,魚肉不應僅僅放置在冰箱中,而應在攝氏零下20度的低溫環境中存放至少一週,或者在攝氏零下35度的環境中存放一天,以確保寄生蟲和蟲卵被有效殺死。

台灣食藥署也在其官網上提醒消費者,生食水產品時應特別注意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的風險。這些寄生蟲在經過攝氏零下20度的低溫或攝氏80度以上的高溫烹調後,通常可以被殺死。但如果生食或烹調不徹底,幼蟲可能進入人體,造成腹痛、嘔吐等症狀。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