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許多人正遭受著消化系統的困擾,而這些問題往往與心理因素緊密相連。近期,越來越多的消化科門診患者,在經歷了漫長的求醫過程後,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轉向精神心理科尋求幫助。
34歲的唐波,身高1米73,體重從130多斤掉到了101斤。這背後,是一連串讓他倍感困擾的消化問題。他曾經因為午餐後的胃脹而苦惱,這種感覺會一直持續到晚上。為了能夠在晚上進食,唐波不得不在午餐後散步半小時,試圖通過打嗝來釋放胃裡的氣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波的情況並未好轉,反而愈發嚴重。他的體重持續下降,最終在醫生的推薦下,他走進了精神心理科的診室。經過詳細的評估,唐波被診斷為輕度焦慮。在服用了抗焦慮藥物後,他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飢餓感,這讓他意識到,原來他的問題真的與精神狀態有關。
31歲的李悠也遭受著類似的問題。她曾經因為消化不良而感到食物上湧、噁心,甚至嘔吐。在消化科醫生的建議下,她轉向精神心理科求診,並被診斷出焦慮和憂鬱。在開始服用精神科藥物後,不僅她的胃部不適得到了緩解,整體的狀態也有了顯著的改善。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景南指出,他每天診治的患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在經歷了全套身體檢查後,仍然找不到病因。這些患者大多集中在20至50歲之間。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功能性腸胃病,即在沒有發現器官有明顯病變的情況下,患者卻有明顯的症狀。
李景南醫生強調,胃腸道的反應與情緒密切相關,因此胃腸道有時也稱為「第二大腦」。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胃腸道的功能,反之亦然。他建議患者回顧第一次出現症狀時的生活壓力事件,並指出,功能性腸胃病比器質性腸胃病更難治療,因為它沒有明顯的器官病變基礎。
北京友誼醫院精神心理科主治醫師林子喬表示,她每天診治的40至60名患者中,有三四成是從消化科轉診而來的。她發現,許多患者對自己的情緒狀態缺乏認識,這是導致焦慮和憂鬱症狀轉化為身體症狀的原因之一。林子喬醫生建議患者從生活習慣著手,如規律飲食、進行深呼吸放鬆訓練、每天進行30至60分鐘的戶外活動。此外,她也建議患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以幫助他們從認知層面找到更靈活的思考角度,進而改善身體和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