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肝膽腸胃內科醫生張靖日前在Facebook專頁發帖分享,指有一名30歲女子因吞嚥困難到其診所求助,耳鼻喉科醫生為其進行喉鏡檢查並無發現異樣,但經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病人因皮膚問題,最近有服用抗生素doxycycline,高度懷疑是藥物導致的食道灼傷,隨即聯絡張醫生為該患者安排胃鏡檢查。
食道有大範圍的食道潰瘍。(Facebook圖片)
食道有大範圍的食道潰瘍。(Facebook圖片)
食道有大範圍的食道潰瘍。(Facebook圖片)
果不其然,張醫生透過胃鏡發現在中下段的食道有大範圍的食道潰瘍,即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在胃鏡檢查結束後,他立刻為患者處方藥物,同時提醒她飲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減少對食道潰瘍的二度傷害。
藥物性食道炎成因
張醫生解釋,藥物性食道炎是因爲藥物黏在食道黏膜造成食道發炎,甚至產生食道潰瘍,通常因服藥時飲水不夠多,或服藥後沒有保持身體直立而馬上平躺。而常見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doxycycline)、消炎止痛藥(NSAIDs)等,通常在停止服用這些藥物、加上制酸劑和胃乳的幫助後,在數天內就會逐漸緩解。
台灣肝膽腸胃內科醫生張靖。(Facebook圖片)
服藥注意2點
張醫生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服用到藥物,但只要好好把握一些關鍵原則,其實可以有效預防藥物性食道炎,並提醒在服用藥物時要留意2點:
- 服藥時搭配足夠的水(200至250毫升)
- 服藥後保持身體直立一段時間(30分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