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 | 口臭便秘=蛋白質太多? 過量蛋白質🍳加速腎臟受損

medium

至識健康

@getbettertoday

蛋白質 | 口臭便秘=蛋白質太多? 過量蛋白質🍳加速腎臟受損

【蛋白質/口臭/便秘】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黃郁純日前在Facebook發文,指蛋白質的攝取,相對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對想要控制熱量的人都是很好的選擇,也能修補肌肉、建構組織,但如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除了全身性發炎、產生口臭、加速腎臟受損的機率,可能也會間接使人便秘。

黃醫生解釋,蛋白質的消化較長,會延緩排泄的時間。此外,通常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狀況下,人們攝取的膳食纖維量不足,來自水果、蔬菜、五穀雜糧所蘊藏的膳食纖維被忽略,這些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成為腸道微生物群的養分,透過吸收水分和廢物,有助確保腸道能更有效地蠕動。

因此,若要維持身材,除了適度食用足夠的蛋白質(每公斤蛋白質的攝取量可能為0.8至1.7克),也建議補充每天最少25克膳食纖維,包括健身常見的綠色蔬菜(如菠菜、椰菜花、蘆筍、青瓜),其中蘆筍的蛋白質很豐富、青瓜的水分含量豐沛;另外根莖類(薯仔、番薯、牛蒡、紅蘿蔔、蓮藕)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其中薯仔的蛋白質含量也不少。此外最推薦的豆類(如毛豆、鷹嘴豆、黃豆等),不僅可獲得植物性蛋白質,同時攝取膳食纖維。

(Facebook圖片)


蛋白質補充劑未必健康

很多人為快速補充蛋白質,會選擇高蛋白質奶昔和粉末類營養品,雖然含糖量減少,提供大量、方便、有效率的蛋白質含量,但很多都含有人工甜味劑和糖醇。此外,如有乳糖不耐症,大量食用可能導致腸胃道不適和腹瀉。

黃醫生指出,多方攝取優質蛋白質並無錯,但若攝取過多,據2021年《Mol Nutr Food Res》上的小鼠研究,長期高蛋白飲食餵養,會改變小鼠的微生物組並增加腸道通透性、全身性發炎和腎臟損傷。

(Facebook圖片)


過多蛋白質引起5大現象

故此,她提醒多留意身體變化,當攝取過多會有口臭、便秘、疲勞、頭痛、脫水等現象,就要格外小心。一個功能正常的身體可以消耗多餘的蛋白質,但當只關注蛋白質時,可能會缺少必須的纖維和碳水化合物。

【延伸閱讀】

豆腐加一種水果煮湯🥄 護心🫀防癌抗炎好處多

6大幫助生髮食物 三文魚滋養頭皮🐟堅果防髮斷

豆漿代替鮮奶🥛未必好 營養師警告3大錯誤反致肥損腎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