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講心事💜苦難厄運無有怕🧧記住呢四個字幫你度盡一切難關!

法師講心事💜苦難厄運無有怕🧧記住呢四個字幫你度盡一切難關!

新年喜氣洋洋,不少人都會到寺廟祈福,祈求新一年一切順順利利,趨吉避凶。佛教其實的確有教大家「逢凶化吉」,但關鍵在於自心!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釋衍空法師在「東張+」大年初四的《法師講心事》專訪中,帶領大家探討佛教著名經典《心經》的智慧,原來若然能了悟名句「色即是空」,有助大家「度一切苦厄」

💜重點是一切從心出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句很多人都琅琅上口,但大家真正明白當中意涵嗎?衍空法師解釋當中邏輯時強調,以下四句是《心經》關鍵內容:

衍空法師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是《心經》核心內容。(摯友書畫協進會副主席 普根居士墨寶)

「如果不理解這幾句意思,基本上沒法明白般若心經的內容。」衍空法師指出,所謂「般若」其實是明白、理解「空」的意義而得出來的智慧,而這種智慧不是世俗要賺錢、力爭上游的智慧,而是人生處世的智慧。所以角度是去看世間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或者說「本質」,而不是看其表面或者短暫的一面。

衍空法師以大家愛吃的芝士蛋糕舉例說,它有「美味」的特質,但本質會「致肥」,我們選擇用「特質」還是「本質」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一樣的反應:看到它「美味」就想吃,看到「吃了會變胖」可能就會卻步

衍空法師以芝士蛋糕「肥」的本性來比喻萬物的「空性」

「(看到)不健康?」筆者中途這樣問。衍空法師即時提醒「你別說它不健康,是有『肥』的特性」。是的,健康不健康會隨食家身體狀況變化,但「空性」、「肥」才是更深層次的本質

也所以《心經》不是否認人間欲樂之樂,只是提出多一個角度:從「空性」的角度去看、去審視世間萬物。

🍃色不異空:用新角度去觀察🌬️

衍空法師解釋:「你知道芝士蛋糕致肥,你就不會去吃;你知道『空』— 譬如物質的『色』,包括物質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是『遷流變化不可得』,這就是『空』的特質。」

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指出所有事物相互依賴而存在,必然不斷變化。衍空法師舉例說:「雖然你現在看到我在這裏,但是我的本質要靠因緣和合而生,那麼本質一定是不穩定、不實在…所以佛陀說你執着這些是無謂的,況且你根本沒法執着得到。」

萬物的本質都是不穩定和不實在,明白了,就會覺悟「執着無用」,空師強調:「況且你根本沒法執着得到」!

🈳不異色:用空性角度去審視🍃

「當我明白了空性,就以『空性』看一切,心中就不會對其他物質起貪欲和執着。」衍空法師進一步解釋下一句「空不異色」的意韻,他強調:「空不異色,可說我們對所有的物質,都有打成一片的『空性』的理解…那麼我對所有物質,我也不會起分別心,有一種平等心。

很多時候,正因我們的心有批判和分別,渴求好事、抗拒壞事,才加重心的爭扎,平等不是是非不分,而是放下自在

有了以上的理解,長期去觀察慢慢就看到下兩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諦。

「我看到所有東西都是…久而久之,我的心中就不用想了,也不用睜眼,所有東西、物質都是空。」衍空法師再以芝士蛋糕舉例,就會看到無論是哪一間餅店出品,本質都一樣是「肥」

🍃任萬物遷流變化🍃

「我是看到空性,那麼心不用再分別,自自然然覺得安然自在。因為所有高高低低、肥、瘦、老、嫩,其實我看不見了,我是看到它們的空性,那麼我的心就能如如不動,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任萬物遷流變化。」衍空法師說若從空性角度看萬物,自能安在其中。

佛教將世間事物歸結為五蘊:色、受、想、行、識,上述的「色」指物質,其餘是精神層面。物質是這樣,如是者其餘的也是一樣道理。因此,若由衷看見萬物「空性」,就能做到「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看到自己的感受、想法、行事、識別以至我們認定的苦難和難關也有「空性」,必然不斷隨因緣變化的,身在其中就有信心「度一切苦厄」了。

衍空法師在專訪片段有更詳盡解釋,如欲了解更多,請收看專訪片段。

衍空法師指出,若由衷看見萬物「空性」,就能做到「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以至「度一切苦厄」

🪷專家介紹🪷

衍空法師,香港大學高級院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之一,是港大佛學以及佛法輔導碩士課程靈魂人物。法師創辦慈善團體「覺醒心靈成長中心」提供佛法輔導服務,有需要人士可申請費用豁免。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