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星期天☀️ADHD患者剖白日常委屈與誤解 不屈不撓自救:我哋好努力適應社會!

非常星期天☀️ADHD患者剖白日常委屈與誤解 不屈不撓自救:我哋好努力適應社會!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越來越普遍,在本港,學童發病率大概為5%至9%,他們的成長往往面對不少誤解和壓力。 「東張+」 《非常星期天》將會一連三星期探討,今天第一集邀請到一名成人患者,分享其成長的辛酸,以至投入職場後所承受的種種壓力和挑戰。筆者對其堅毅、積極的心態實在深感佩服,她也希望藉着今次分享,鼓勵同路人,包括ADHD學童及家長,努力適應社會,同時繼續擁抱夢想,積極追夢

在大學時期確診ADHD的她說要化名CG,代表創造力和活力(Creativity & Energetic),這也是她對自己天賦的肯定。CG承認以前自己很善忘、組織能力較弱令自己寫論文時常常力不從心,個性也的確較衝動,容易三分鐘熱度等,但慶幸自己充滿活力和創意,難關難過但關關過,將這些問題一一改善!

😢確診前經常性對自己失望😢

說起童年,CG說自己求學生涯大部份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有ADHD特質,但遇過老師帶頭不喜歡自己,自己也經常對自己很失望,她憶述:「以前就覺得自己,『哇,你真係廢柴,所以你讀書咁鬼差,你不過3(GPA成績)』,就會覺得『你點努力都無用,因為你本身就很廢啊』。」

CG在大學攻讀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但一直未有發現自己有ADHD特質,直至一次接觸ADHD患者時,對方提醒大家「思路相似」,結果接受評估後真的確診,她才對自己過去所承受的種種失望恍然大悟,開始學會理解和體諒自己。她說:「確診後就會覺得,『嗯,其實唔係我個人差,而係我可能有呢個病,佢有啲癥狀會影響我平時表現啫。』因為你有了這種awareness,你知道了自己的這個問題,你清楚看到這個問題,你才能着手去解決。」

🌈積極面對助發揮潛能🌈

「其實確診是帶給我一個希望,因為我確診了,我才會去主動去接收相關資源,譬如說一些靜觀課程、或者協助ADHD的心理治療和輔導。我覺得是對我整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益處。」

CG很積極面對自己這項特質,也見證着自己的成長,她自信滿滿地說:「我見到這幾年間,自己做事不斷進步。因為我相信人如果願意反思,和願意相信自己是有無窮的潛能,其實是可以克服一些本身癥狀帶來的難題。我知道我身邊很多ADHD的朋友其實也很努力幫助自己,可能去吃藥、參加不同的小組,或者一些執行功能訓練。其實大家都很努力在香港這節奏快的城市生活。」

🧑‍🏫擔心他人刻板印象影響事業🧑‍🏫

然而,社會對ADHD仍然有刻板印象,所以CG未敢在職場或向朋友公開自己的狀況,擔心工作夥伴從此不放心把工作或任務交給她。她希望未來工作環境有更多愛和包容,讓大家都可以放鬆地表現自己,讓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所長。

CG又特別感激遇過的同路人分享,特別是中學的師兄,當年她經常自我懷疑和失望,覺得自己「好差」、「唔得」、「冇信心」時,對方認真的一句「我覺得你唔係唔得」令她重拾自信。對方更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善用科技、用手機日曆程式記事和提醒自己,去改善善忘問題,結果這個習慣沿用至今!

🥰籲包容欣賞每個人的特質🥰

「我很感激這師兄,最值得感謝的是,他在我自己都不能肯定自己時,這個人願意肯定我。」

肯定的確得來不易,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學童以至成人都曾分享,在人生總是面對他人大量的否定和「鞭策」,所以CG語重心長的說:「有些人可能認為『我對你嚴一點、mean(苛刻)點,就可以鞭策你做好一點』,不過我自己就覺得,其實你鼓勵多一點、欣賞多一點,同樣也可以讓這個人做好一點的。我也經常去鼓勵別人的,我很少會踩低人家…因為我也相信鼓勵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優點。」

大家又願意給身邊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多一點鼓勵和欣賞嗎?🌷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