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分鐘⏰從自殺不遂個案探討「一念之差」 港大講師:失去希望最危險⚠️

人生一分鐘⏰從自殺不遂個案探討「一念之差」 港大講師:失去希望最危險⚠️

生死之間,很多時只是一念之差!筆者曾經看過一位年輕女生跳樓自殺不遂,從此傷殘,但搶救後卻勇敢療傷,後來所展現的求生意志令人動容!為什麼曾經執意尋死的人,弄得一身傷殘後反而重拾生存動力?「東張+」專訪《人生一分鐘》請來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創辦人、臨床心理學家李堅翔博士(George)探討,他坦言,令一個人走上自殺不歸路的不是人生所面對的實際困難,反而與自我要求以及未來希望有關。

🥲自我要求高的人最易尋死🪦

「我們要明白一個企圖自殺的人,他心裏其實正在經歷一種難以言喻、很巨大的痛苦。他覺得受不了所以才去尋死的。」George解釋企圖自殺者其實承受着外界看不明白的痛苦。很多時看自殺新聞,大家常說「不明白他/她條件那麼好也要尋死」,但其實我們真的願意理解他們嗎

為甚麼會有這種痛苦呢?George說出這些痛苦的心聲:「有時候是因為他心裏有好多思緒或者念頭湧現。而那些念頭都是說,『你唔夠好㗎喇!』、『你死咗好過啦!』、『點解人哋死唔係你死呢?』這都是一些很可怕的念頭。」

George指出,企圖自殺者一般自我要求很高,希望一切盡善盡美,於是自覺沒法滿足「外界」(那其實是自己的)期望,而那些念頭一般很傷人,會直接推人到自殺邊緣的。例如:

「我沒有希望會變好喇!」
「我覺得我畀身邊既人太多太多嘅負擔,令到佢哋好辛苦。」

如果讀者或親友們有時也被這樣思緒困擾,George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其實我們內心湧現的念頭其實不一定是「真」的!

🧐質疑腦海念頭 擔憂百分百成真?🤔

George認真地提醒大家:「我們要知道大腦閃過一些不開心的事、不開心的經歷,好自然不停重複不停重複。但我們不用視之為真實。所有心裏的聲音,其實只係一種聲音,念頭只是一種念頭,我們可以不用太在意地執着它們!」

的確,大家不如試試檢視自己腦海曾經出現過的擔憂,這些擔憂、噩夢有全部都成真嗎?沒有吧?!很多我們曾經深信不疑的念頭,有時不過是一種恐懼使然的產物。更真實的人生,有時就是最恐懼的沒發生,倒是沒想過的才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既然是這樣,不如試試不要相信自己恐懼而來的念頭,好好享受此時此刻擁有的一切!🌷

📺George未來會繼續在「東張+」逢周末推出的《一分鐘》系列專訪片段中,與大家分享維繫愛情、家庭、處理情緒困擾以及職場心理學的貼士,敬請留意。

📝專家介紹📝

李堅翔博士,香港大學高級講師,加州執業臨床心理學家、婚姻及家庭治療師(AAFT),亦是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