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不斷有名人、學生、媽媽以至中年成功人士等自殺的新聞傳出,當中不少人都是不敵情緒病的困擾和煎熬而尋短,情況令人既惋惜,又憂慮。
不如意事常八九,在香港生活壓力尤其逼人,我們無論是事業、家庭與愛情難免會遇過挫折,大概不少人都經歷過可怕的情緒陰霾,要撐下去殊不容易。
有時候,即使外界看來一切如常,往往有苦自己知。但,撐不下去的時候,其實我們還有選擇— 試試向專業人士求助吧!或者可以看到另一片天。坊間常常呼籲情緒受困的人找人傾訴和求助,那如果我們真的想求助,該找誰呢?應該看心理輔導,還是看精神科醫生呢?「東張+」請來心理健康顧問陳紫茵(Lavender)給大家一點建議。
💔情緒受困兩周 損睡眠食慾應求助💔
Lavender 在心理輔導機構為求助者做初步評估及配對合適專家協助,她指出,其實只要超過兩星期困在「不開心」的情緒,已可以先尋求輔導。她列出需要注意的情況:
— 持續兩周以上睡眠欠佳
— 食慾不振
— 對平時喜歡做的事不感興趣甚至不想做
她舉例說,如果男生平時「好鐘意打機,但機都唔想打」就需要注意,「這樣的情況,他或需要找一個人去聆聽他的感受,跟他一起共同去探索一個方向,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建議找輔導。」
🥺影響日常功能需看精神科💊
那甚麼時候需要看精神科呢?Lavender說:「當他日常功能已經嚴重受到影響,譬如如果我是一位在職人士,但我已經是不能夠上班了,經常要請假;或者我是一個學生,我經常都上不了學了,常常缺課、考不到試了,甚至我可能有些念頭,想傷害自己,甚至傷害家裏的人,這樣的話,建議他盡快找一個精神科醫生。」
Lavender解釋,因為情緒病很多時牽涉腦部分泌失衡,「可能血清素不足夠,或者腦分泌不平衡,這樣的話可能會有很多情緒的反應,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精神科醫生幫他開一些處方藥物幫他做一個治療」。
有些情況求助者甚至會出現幻聽和幻覺,影響語言和思辯能力,就必需找醫生處理。因此,病向淺中醫,如果情緒受困已一段時間,最好及早求助,千萬不要拖到病情嚴重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