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情緒想要處理得好,其實都是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要打壓。自殺念頭都是一樣……
常說生命寶貴,但對遭遇很多挫折的人來說,有時總有些難關的確好像大得活不過去,這種沮喪、失望的情緒其實也應該需要被體諒和接納。那麼,在困境中到底如何找到力量撐下去?在出現自殺衝動時,如何「停一停、諗一諗」?「東張+」《周末睇心情》節目請來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任李堅翔博士(George)為有自殺傾向的人士提供急救指引,他說要「逃出生天」,就要從理解情緒入手。
與其要打壓自殺念頭,不如先理解這個絕望的念頭從何而來?George以臨床經驗分析說:「在我處理過的案例裏,其實自殺往往是一種衝動,可能突然有一刻有個很強的感覺,是很躁動、焦慮的,令那人很想停止這個情緒,所以才會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其實他不是想殺自己,只是不想再感受那種那麼辛苦的情緒而已。」
辛苦想要逃避,甚至想要永遠逃避,實屬人之常情,不過看不到出路之際,George提出這一點也請記住:情緒其實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一種感覺可以永恆不變的!
「情緒和我們的思緒或任何東西一樣,或者跟愛情也一樣,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以問題是,我們可不可以學習理解自己身心,知道情緒來了、上到高點,之後必然會下降的。」George說只要常常理解自己的身心,明白情緒有高有低,那麼就有信心渡過艱苦的時間。
George在《周末睇心情》專訪中解釋覺察和了解自己情緒的重要。
🧐發現不受控立即做別的事情🤸
George引述美國精神科醫生席格(Dan Siegel)提出的「身心容納之窗(The window of tolerance)」觀念解釋,平時最好大概知道自己身心平衡的情況,如果留意到自己情緒開始過高、開始被不理性的想法困擾,就要處理。
如何處理呢?其實說來容易,就是轉移注意力,只是我們往往不願意轉。George再三強調轉念的必要性:「我們要立即做一些不同的東西,例如轉一個諗法、轉一個場所,做一些舒緩方法,帶領自己回到舒適的位置(情緒平衡點),才做決定。」
筆者也明白這一點可能說易行難,畢竟情緒高漲的時候,身心很容易被情緒牽着走,甚至被情緒淹沒,但看過不少人持之以恆練習,真的就找到出路。
❤️🩹個案分享:感情受困的少女❤️🩹
George分享一些例子,例如有一名少女曾經多次因為感情問題企圖自殺,只要男朋友令她醋意大發,那種妒忌情緒就會令她陷入崩潰。這情況下練習正念呼吸就很困難,因為情緒太強時強行靜下來,更容易被思緒淹沒,但結果「念經」竟然幫到她!
是利用宗教力量嗎?其實不然, George解釋,當情緒洶湧並出現自殺念頭時,立即把專注力轉到念誦經文上,可以有助舒緩,所以佛教徒可以唸佛經,天主教徒也可以讀《聖經》。他與案主一起找一段能感動她的經文,然後一起在輔導過程中念誦,又要求她回家後繼續把念經當成功課,結果真的有效。
「念經的時候,要專注、不停重複,感受自己身心。當你集中做一件事情,你的心就歸一,那些躁動、焦慮的情緒會慢慢沉澱,這就成為她立即應對的方法。」George這樣分析念經的作用和要點,詳情可收看專訪片段,有更詳盡解釋。
當然,這個方法不能臨急抱佛腳,平時要加以練習成為習慣,就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當覺察到自己開始躁動,就有能力換一個方式應對,不讓自己沉醉在情緒裏做出傷害自己、恨錯難犯的決定,等雨過天晴,就慢慢找到困局的出口,難關難過關關過!
📝專家介紹📝
李堅翔博士,香港大學高級講師,加州執業臨床心理學家、婚姻及家庭治療師(AAFT),目前是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任,亦是此碩士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