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去濕/祛濕/去濕茶/祛濕茶/天氣】天陰潮濕,身體特別容易疲倦、無力。有營養師就建議6大去濕食材,以及製作去濕茶的做法。
如何判斷身體濕氣重?
台灣營養師劉宇真表示,造成體內濕氣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愛吃重口味、重鹹、油膩食物,均容易導致鈉攝取量過高引發水腫問題。另外,愛吃冰冷食物和飲品,或久坐、不運動,也容易造成體內濕氣重的不良習慣。至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重,可根據以下症狀確認。
1. 經常感到全身無力
當身體濕氣重時,經常會讓人感到疲累、昏昏沉沉,即使睡醒後仍會感到疲倦,也會不想起身活動或運動。
2. 容易水腫
濕氣多的人,容易四肢水腫,尤其下半身水腫更明顯。早上起床時,也會容易眼皮浮腫。
3. 口水多、痰多、舌苔厚
濕氣重的人,舌苔會比一般人厚且白,舌頭邊緣亦會有荷葉邊狀的齒痕。
4. 易胖體質
即使吃不多,身形看起來也較豐腴,且容易腹部凸出、代謝差。
5. 大便軟黏
正常糞便大多呈條狀,且不會太稀或過硬;濕氣重者排便則容易不成形,且糞便相當軟黏,沖不下去並殘留在馬桶內。
6. 皮膚有濕疹
濕氣重的人容易身上出現濕疹,尤其炎炎夏日,體內濕氣重,加上悶熱的外在環境,導致排汗不易,更容易誘發濕疹。
7. 女性分泌物多
一般女性有少量分泌物是正常現象,但濕氣重的人會造成分泌物變多,導致內褲變濕,甚至有搔癢情形發生。
6大去濕食材
1. 紅豆(赤小豆)
紅豆富含鉀離子,有助利尿、消水腫。
2. 黑豆
黑豆富含鉀,可以利尿,同時含有花青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矢車菊素-3-O-葡萄糖苷 (Cyaniding-3-O-β-glucoside;C3G),具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能力。
3. 玉米鬚
有研究發現玉米鬚富含鉀離子,有利尿作用,更可能因此有降血壓的功效。
4. 薏仁
指的是大薏仁、薏苡仁,薏仁中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包括蛋白質、多醣、薏仁酯、薏苡素、油酸、亞麻油酸等,具消水腫、抗發炎、輔助調節免疫等作用。
5. 陳皮
具去濕和化痰止咳等作用,有研究亦發現陳皮的類黃酮、脂肪酸具抗氧化、抗發炎、血管舒張的效果。
6. 茯苓
含有茯苓多醣和茯苓三萜類化合物,具保肝、利尿、抗衰老、抗發炎、降血脂、增強免疫等作用。
去濕食材常見煮法
煮沸法
- 將所有食材用水洗淨。
- 加水之後以大火煮滾,之後轉小火煮10分鐘。
- 熄火後焗5分鐘,將食材過濾去渣後即可飲用。
沖泡法
- 將所有食材用水洗淨。
- 把食材裝入茶包袋,或直接將食材放入茶壺或杯中,倒入熱水。
- 熱水要蓋過食材1厘米以上,浸5分鐘後即可倒出飲用,可重複沖泡2至3次。
5大常見去濕茶
1. 玉米鬚茶
玉米鬚茶不含咖啡因,特別適合飲茶或咖啡會睡不著的人。平日購買玉米筍時,可將玉米鬚保留洗淨,即可輕鬆自製玉米鬚茶。
2. 陳皮普洱茶
陳皮有去濕效果,普洱茶本身也有清熱消暑、助消化、利水、通便、祛痰、止咳等作用。建議準備普洱茶葉5克、陳皮2克(分量可依個人口味調整),但要避免空腹飲用。
3. 赤小豆薏仁茶
紅豆和薏仁都是消水腫常見的食材。可以準備赤小豆、薏仁各15克,但懷孕婦女就不建議飲用。
4. 黑豆茶
黑豆富含鉀離子可以利尿;而甘草具有解毒、調和藥性的作用。可準備黑豆約15克、生甘草3片,將黑豆放入鍋中,不加油乾炒至表皮裂開,或用焗爐烤至出現裂縫,再取出搭配甘草。
5. 茯苓薏仁陳皮茶
準備茯苓、薏仁各10克、陳皮約5克,但懷孕婦女較不適合飲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