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家計會推全新性教育繪本 讓「星星孩子」學習恰當的愛

親子教育|家計會推全新性教育繪本 讓「星星孩子」學習恰當的愛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計會) 周二 (11日)推出全新性教育資源─《小月的水晶球》性教育繪本,藉著以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兒童為主角的社交情景故事,一方面讓社會大眾了解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的障礙和社交的困難,從而學會接納及培養同理心,另一方面藉繪本教導這些孩子如何恰當地與人相處。

業界常稱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一般在社交存在困難。繪本作者之一、家計會教育主任周卉卉強調他們一樣有獲得全面性教育的權利。由於他們一般對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規範理解不足,繪本另一位作者、家計會教育主任梁祖詠說,這繪本是希望透過社交情景故事,向「星星孩子」解釋別人的期望及心情,教他們如何合理地回應;同時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地呈現,讓「星星孩子」們學習社交概念及禮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孩子在成長中,應能逐漸明白多項與人相處的概念及能力,學習建立並保持健康的友誼和愛的關係,人與人之間互相寬容、包容和尊重彼此的差異,恰當地表達友誼和愛的方式和身體接觸,不嘲笑他人等等。而《小月的水晶球》的創作理念,正正旨在講出一些自閉症孩子在與人相處時會遇到的困難,找出對策。

《小月的水晶球》的主角小月是一名自閉症孩子,有一些自閉症譜系障礙常見的症狀或行為,包括:高興或受驚時有不自覺重覆性動作,如無目的地揮動小手或拍拍腦袋;偏執地堅持固有規律,如每天上學都要走相同的路徑;對某些聲音敏感,如對鎮上的大鐘響聲感到不安,而掩耳及想以大叫來掩蓋鐘聲;在社交場合,會迴避眼神交流,和作不恰當的回應,如不懂向別人道謝,以及不清楚相處界線等等。

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社交規範,對自閉症孩子來說很難理解,所以他們有時會作出上述行為,而他人則對這些他們這樣的行為不太理解,自然會感到抗拒,甚至排斥,因此小月起初得不到同學的接納和友誼。後來,小月獲得水晶球的幫助,可預視未來,並在媽媽的鼓勵下,在心理及行為上練習恰當的社交反應,漸漸改變以理想的方式與人相處,終於為他帶來了接納及友誼。例如,小月就是透過水晶球的預言/故事了解到自己把污水濺到他人,他人會期望自己表示歉意;王老師派發功課時,別人為你友善地服務後,自己應道謝。

家計會希望大眾都能閱讀此繪本,尤其鼓勵家長與孩子伴讀,以明白世上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存在,並加深相關認識,理解有關人士及其家庭所面對的困難,從而增加同理心,建立友善與包容的互動,亦期望減少相關的歧視、不公、欺凌等,締造更和諧的共融社會。

編採:Ophelie C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