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人性。專訪🧐社會趨兩極化點保持客觀清醒?社工教你如何質疑自己的偏頗🥸

探討人性。專訪🧐社會趨兩極化點保持客觀清醒?社工教你如何質疑自己的偏頗🥸

「我們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個角度!不是事實的全部」

隨着資訊爆炸,加上互聯網演算法會派送用戶「啱聽」的資訊給讀者,政客甚至網紅立場鮮明才賺到點擊率博存在感,結果全球社會漸趨兩極化。網上鬥到你死我活,容不下中間意見,雖然現實相對沒那麼兩極,但「和而不同」彷彿淪為上世紀的美德。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如何取得平衡?「東張+」關心校園系列專訪繼續請來香港大學講師兼註冊社工胡蕙茵博士(Bonnie)探討,她指出人性本來有偏頗,愛聽「啱聽」說話無可厚非,但要保持清醒,就要明白兩件事:

  1. 我們其實無法看清楚事實的全部
  2. 我們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個角度

Bonnie舉例說,有一個教授,原本有兩個學生,大家都很要好,但後來兩個學生有爭執,其中一個學生繼續跟教授聯絡,另一個學生就離開,由於教授一直只聽到其中一個學生訴說他們的爭執,換句話說教授只聽過其中一個學生的版本,不了解另一個角度,後來教授也發覺自己似乎比較相信經常接觸的這個學生所說的版本事實。

Bonnie進一步解釋:「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們要有智慧去知道,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只是事實的一部份,未必是事實的全部。

📰嘗試從不同渠道接受資訊📺

既然人性難免因所接收的資訊而有所偏頗,那如何保持平衡呢?Bonnie建議從接收資訊上着手,嘗試從不同的渠道去了解同一件事。她說自己看新聞時,也會多參考不同新聞機構的報道版本,她說:「我會看不同的報館報道,看到不同的角度,因為很多時他們所報道的角度都不一樣。」

Bonnie坦言,很多時跟別人有爭執,「我一定覺得自己是對的,你一定覺得你自己是對的,但其實兩個都沒有錯,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相同」。

最後她給觀眾的這句提醒饒有深意,值得大家花點時間深思:「最後我們需要明白,其實我們自己看事物的角度,就真的不過是一個角度而已。」

我們可以放下自己既定的立場和見解,嘗試理解其他的角度嗎?🌷

📝專家介紹📝

胡蕙茵博士,香港大學講師,香港註冊社工,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設計培養慈悲及智慧的「覺醒訓練課程」(ATP)的始創人之一,並為中小學學生與老師編著生命教育相關教材及工作坊。

 相關推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