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飲最少2公升開水是常識吧!但有統計表示,港人每天飲足2公升開水的只有4成,原來大多數人都缺水。或者你會話,唔口渴即係不缺水吧?但事實並如此,口渴並非缺水的唯一徵兆,每當大家喝不夠水,身體會發出無聲的隱性缺水警號只是你沒有留意,無論飲夠或飲唔夠水的朋友,隱形的缺水徵兆不能不曉。另外,亦會話你知點樣有效飲水及解答你點解飲極水都口渴。
💦 隱性缺水警號
除了便秘、皮膚乾燥或爆拆、口臭、眼乾等如此明顯的缺水徵兆,其實以下的一些身體狀況亦代表了身體缺水或脫水。
🔴血壓高|缺水會令代謝變差,亦會令血糖、血脂及尿酸變高
🟠小便偏黃|脫水人士腎臟會濃縮尿液,甚至產尿液來保存身體水份,所以尿液顏色亦變深及有泡
🟡經常失眠|一來缺水會令人感覺燥熱難入睡,二來要經常要起床喝水,影響睡眠品質。亦會造成日間專注力欠奉
🟢頭痛|如果本身沒有隱疾及營養均衡,突然頭痛頭暈,有機會是缺水導致低血壓而成
🔵經常感肚餓|肚餓與口渴感覺容易令人混淆,若食量足夠,仍不時有進食慾望,特別想吃生果,有可能是因為缺水
🟣口腔黏膜乾燥|口乾舌燥是最明顯的缺水徵狀,另外嘴唇及唇邊經常感乾燥繃緊、舌頭微腫也是缺水徵兆
⚫身體乏力|缺水會令身體血液循環、代謝、輸氧及神經傳導等功能變差,而令身體有感乏力
⚪食慾不振|缺水會令消化系統無法完全分解營養,影響消化功能而令食慾下降
🟤不時抽筋|缺水會令身體電解質失衡及影響血液循環,導致抽筋(主要是腿部),甚至會有肌肉痛
💦 為甚麼飲極水都口渴?
🔴無感流失|意思是除了流汗、小便及排泄外,我們會因為呼吸 300-400 毫升不自覺地流失水份,若每天飲水不足,這300-400毫升的水份會令我們缺水
🟠高鈉飲食|攝入過量鹽份,會令體內滲透壓升高而令腦下丘發出口渴的感覺
🟡用口呼吸|若習慣以口呼吸,特別是睡眠時候,會導致口乾口渴
🟢隱藏疾病|若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問題等都會有機會經常覺得口乾
🔵高蛋白/高纖飲食習慣|因為蛋白及維維需要用水來代謝,消化時會帶走更多水份,造成隱性缺水
🟣飲水方法|經常一口氣咕嚕嚕地飲大量水份、但相隱很久才渴一次水的,身體難以吸收水份
💧黃金飲水法則
🌡️ 水溫|10℃-30℃
💦 飲法|少量、多次、慢飲
🚰 份量|體重(公斤) x 0.03=每日健康飲水量(升)
👨🏻 成人男性 約1.7-2公升、👩🏻 成人女性/👴🏻 長者 1.5公升(以溫和氣候難條件下低體力勞動水平)
⏰ 飲水時間
輕度活動(靜態活動,如辦工室工作、學習等)|2 - 3 小時飲 200-250 毫升水
中度活動(動態活動,如散步、購物等)|1.5 - 2 小時飲 200-250 毫升
高強度活動(出汗較多的活動,如運動、戶外勞動等)|每 15 - 30 分鐘飲 150 - 200 毫升水
【延伸閱讀】
🔗感染甲型流感怎麼辦?😷4大徵狀要警惕🦠|黃金治療時間⏰|7種情況立刻就醫🚑